第387章-雾散了-《阴阳剥皮人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他明白了,彻底明白了。

    “残响”进化了。

    它不再需要借助扭曲的语言作为载体,它学会了利用“沉默”,利用人们对下一个声音的“预期”所形成的认知真空,来打造一把无形的钩子,直接将信息注入意识深处。

    他立刻宣布,“百人共读计划”无限期中止。

    当晚,他在日记本上写道:“我们试图用理性的堤坝阻挡污染的洪水,却没料到,敌人已经学会了在堤坝的影子里挖井。我们防得住语言,却防不住沉默里的钩子。”

    沈默在气象站的屋顶,架起了一面废弃多年的碟状信号反射板。

    经过一整天的精密计算和调整,他将反射板的焦点对准了市中心方向,某栋老式写字楼的玻璃幕墙。

    他算准了太阳的轨迹、大气折射率和玻璃的反射系数,确保从明天开始,每天正午十二点零七分,会有一道持续近一分钟的强烈反光,精准地扫过城南老图书馆阅览区角落,那台盲文阅读终端机所在的窗口。

    他知道那台机器早已断电,几乎无人问津。

    但他相信,逻辑与秩序的种子,往往就孕育于对“异常”的追问之中。

    总会有人,在某个百无聊赖的午后,偶然抬头,看见那道在固定时间、固定地点出现的不该存在的光斑,然后像他一样,忍不住问一句:“为什么是这里?”

    做完这一切,他收拾好简单的行囊。

    在永久撤离这座城市之前,他最后一次望向市区的方向。

    黄昏的余晖中,远方一座铁路桥的轮廓清晰可见。

    桥上,一个渺小的人影正静静站立,手中似乎举着什么,反射出一星微弱的光芒。

    是林工。

    沈默认出了那个身形。

    那面小镜子,仿佛在无声地回应着什么。

    沈默没有走近,也没有再做任何表示。

    他只是将那半截画过无数图谱的2B铅笔,轻轻放在了气象站满是灰尘的窗台上。

    然后,他转身,走入了被夕阳染成暗金色的荒野。

    林工放下手中的镜子,夜风吹过铁桥,带着地下管道特有的、混合着铁锈与潮湿泥土的气息。

    他今天封死的那段管壁,那两个字的阴影,像烙印一样刻在他的眼底。

    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疲惫,不是身体上的,而是精神上的。

    他跨上电瓶车,发动,汇入城市稀疏的车流。

    回家的路上,他脑中一片空白,只想睡个好觉。

    可不知为何,他的眼皮底下,总萦绕着一股挥之不去的、虚幻的灼热感,像是刚刚直视过焊枪的弧光后,留下的斑斓残影。

    那深邃管道中的黑暗,似乎也并未被他甩在身后,而是无声无息地跟了上来,沉甸甸地,落在了他意识的最深处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