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7章-雾散了-《阴阳剥皮人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林工的摸索,比他自己想象的更深入。

    在带队排查C7区一段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地下铸铁总管时,一名年轻队员在管道内壁发现了一些异常的刻痕。

    那不是工具刮擦或水流冲刷的痕迹,更像是金属在漫长的岁月中,从内部缓慢“生长”出的细密纹路,在手电筒的光照下,隐约构成一张张简化到极致的人脸轮廓。

    更诡异的是,当手电筒以一个极小的斜角照射过去,这些纹路投下的阴影,竟在粗糙的管壁上呈现出动态。

    它们拉伸、扭曲、重组,像无数张嘴在无声地开合。

    队员们吓得连连后退,林工却命令他们守在管口,自己独自爬了进去。

    他掏出那面从不离身的医用反射镜,将头灯的光束精准地反打进那片阴影之中。

    他冷静地、一丝不苟地调整着镜面的角度,像在进行一场精密的光学实验。

    阴影随着光路的改变而剧烈变幻,仿佛在痛苦地挣扎。

    终于,当镜面调整到一个特定的角度时,所有混乱的投影骤然凝固,在管壁上清晰地拼出了两个字:“别听。”

    林工的心脏像是被一只冰冷的手攥紧了。

    他盯着那两个字,足足愣了十几秒。

    这已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污染,这是“残响”在尝试模仿、甚至“学习”人类传递警告的方式。

    他没有丝毫犹豫,迅速退了出来,从工具箱里取出最黏稠的环氧树脂防水涂料,亲自进去将整段内壁彻底覆盖,直到那些人脸纹路被厚厚地封死在黑暗里。

    在当天的巡查日志上,他只简单地登记为:“C7-B段管道内壁严重腐蚀,已完成紧急防护处理。”

    王主任也收到了他的“路标”。

    一封没有任何发件人信息的匿名邮件,附件是一张音频频谱图,上面用红点标注了七个精确的频率节点。

    邮件正文只有一句话,是沈默惯用的、冷静到近乎残忍的提示风格:“第七个不是声音,是空缺。”

    王主任立刻明白了什么。

    他秘密召集了“百人共读计划”的几名核心志愿者,在社区中心那间空旷的礼堂里进行了一次封闭测试。

    七名志愿者并排站立,面前摆放着示波器和环境共振检测仪。

    他们将依次朗读七段毫无关联的科普文本。

    “……三叠纪晚期的地质特征表现为……”

    “……杏仁核在情绪反应中的主导作用是……”

    前六个人的朗读过程顺利无比,设备读数始终在安全范围内。

    轮到第七位志愿者时,他深吸一口气,张开了嘴。

    然而,就在他本该发出第一个音节的那个瞬间,他却失声了。

    也就在这万分之一秒的“预期中的空白”里,礼堂内所有的示波器屏幕瞬间漆黑,检测仪的指针疯狂打向峰值。

    包括王主任在内的全场所有人,几乎在同一时刻感到一阵天旋地转的眩晕,一个清晰无比的画面——幽深、黑暗的井口,以及井边密密麻麻的黑色人形——被强制植入了他们的脑海。

    王主任猛地咬住自己的舌尖,剧痛让他瞬间挣脱了那画面的束缚。
    第(2/3)页